9月9日中国•西峡2015年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及产销见面会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6年06月16日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

  主持人(西峡县政府机关党委书记张峰):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并感谢大家在这秋高气爽、硕果飘香的金秋时节参加中国•西峡2015年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及产销见面会新闻发布会。我是西峡县政府机关党委书记张峰,今天的发布会由我来主持。

  为进一步提升西峡猕猴桃在全国的知名度,更好地深化猕猴桃产业的交流合作,提升西峡猕猴桃的产业化水平,我县将于9月13日至14日召开召开中国•西峡2015年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及产销见面会,为提高本次会议的影响力、扩大宣传推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次新闻发布会。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发言人有:西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元朝同志、西峡县猕猴桃生产办公室主任刘德合同志、副主任袁云凌同志、基础科科长魏金成同志。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内容:一是由西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元朝介绍中国•西峡2015年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及产销见面会的筹备情况和西峡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二是各位发言人接受媒体朋友的提问。

  首先请西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元朝介绍中国•西峡2015年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及产销见面会的筹备情况和西峡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朱元朝(西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媒体朋友们、同志们:

  金秋结硕果,龙乡迎盛会。今天,我们举行“中国•西峡2015年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及产销见面会新闻发布会”。值此机会,我谨代表西峡县委、县政府向参加发布会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向一直以来关注和支持西峡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西峡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西部、伏牛山腹地、豫鄂陕三省交汇地带,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为河南省第二区域大县。辖2乡14镇3个街道办事处,29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5万。

  中国•西峡2015年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及产销见面会于2015年9月13日—14日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举办。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两个方面:

  一、西峡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西峡是国内外猕猴桃专家公认的最佳适生区,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和发展猕猴桃,是我国猕猴桃研究和人工种植最早的县。特别是近年来,西峡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以打造“中国优质猕猴桃生产强县”为目标,把猕猴桃产业作为振兴西峡农村经济的“一号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三位一体,不断优化产业升级,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与经济持续增长良性互动的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子,持续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西峡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国家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国家农业(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西峡猕猴桃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殊荣,被评为“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地理标志产品”。

  猕猴桃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基地建设规模较大。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西峡县已建成猕猴桃人工基地11.5万亩,挂果面积4.5万亩,产量4.8万吨,打造形成了“312国道百公里猕猴桃长廊”,基地规模和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全县面积较大、效益较好的专业村达到50多个,专业村猕猴桃总面积约5万亩,总产量约4.2万吨,分别占全县总量的51%和90%。

  二是品种布局科学合理。形成了以优质晚熟品种海沃德为主,适度发展了一批中晚熟和早熟品种,基本形成了红、黄、绿肉果实和早、中、晚熟品种相互搭配的科学布局,以品种多、口感好、品质优在国内外享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畅销世界的海沃德面积达6万多亩;秦美、米良一号等中晚熟品种占全县总面积的10%,华美二号、红阳等早熟品种占15%,徐香、金桃、脐红等品种占15%,是全国最大的金桃种植基地。

  三是野生资源保护较好。全县野生猕猴桃资源分布面积达40余万亩,其中相对集中分布区域15.4万亩,全年产量1000万公斤,居全国县级之首,以分布集中、品质优良、种类繁多而驰名中外,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软枣猕猴桃的交叉分布区域。

  四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大力扶持猕猴桃深加工企业,提升加工产品档次,提高产业附加值,做大做强产业,全县已建成保鲜库84座,贮藏量达3.5万吨。全县规模较大的猕猴桃生产加工企业达到10余家,依托华邦公司、哪吒公司、果然风情、达能公司等猕猴桃加工企业,年加工猕猴桃能力达到3万吨,产品涉及有果汁、果片、果酱、果酒、罐头、果粉等8大系列30多个品种,加工企业实现产值3.8亿元,产品畅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并先后出口到韩国、乌克兰、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全县已建成保鲜库31座,贮藏量达29800吨。全县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达到56家,入社农户达到8000余户,猕猴桃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是产业效益日益突出。随着全县猕猴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产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全县猕猴桃产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综合效益20亿元,直接参与猕猴桃产业发展建设人员达到8万人,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不少群众亩产达到1万多元,一些果农亩产超过2万元,重点产区农民收入的70%以上来自猕猴桃产业,一大批农民通过种植猕猴桃走上了致富路。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包装、运输、贮藏、加工、营销、旅游等行业快速发展,猕猴桃产业已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中国•西峡2015年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及产销见面会整体概况和筹备情况

  随着西峡猕猴桃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县猕猴桃产业的种植、开发、加工和销售,需要更多的人才、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为了更好地实现西峡猕猴桃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西峡猕猴桃具有独特的品质,进一步扩大西峡猕猴桃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提升西峡猕猴桃产业发展水平,加快西峡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经西峡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举办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及产销见面会,这既是中国猕猴桃行业的一次盛会,又是了解和研究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前沿发展的主要平台,必将推动西峡猕猴桃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本次会议由西峡县委、县政府主办,突出“推介、交流、合作、发展”的主题,会议在南阳市西峡县鹳河国际饭店会议厅举行。届时将邀请市政府、市直部门相关领导,中国园艺协会猕猴桃分会领导、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郑州果树研究所专家学者及来自全国各地30多家销售、加工企业代表、电商平台、销售市场负责人等100多人参加,群英聚首,共同研讨和分享猕猴桃行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模式、新成果,共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大计。

  会议主要有参观猕猴桃生态观光园、发展研讨、合作签约”三项内容。会议议程有:一是西峡县政府领导介绍产业发展情况;二是中国园艺协会猕猴桃分会领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领导做重要讲话;三是召开产业发展研讨及产销见面会,举行与会客商、企业代表举行签约仪式等,预计签约商家15家,签订销售订单1.5亿元。

  参观点情况:猕猴桃基地参观点位于五里桥—丁河万亩高效示范区。基地全面实施绿化、美化,节水灌溉,配套修建了文化广场、观光廊道、筹建了冷链物流和科研中心,走进猕猴桃高效示范区,就如走进生态观光长廊。金秋九月,硕果累累的猕猴桃挂满枝头,在期待丰收的喜悦同时,共享猕猴桃行业盛会带来的欢乐和无限商机。

  保障措施:为确保此次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及产销见面会取得圆满成功,我们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成立组委会。西峡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组委会,由县政府县长孙起鹏同志组长,县政府副县长朱元朝同志任副组长,相关乡镇负责人、主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组委会,下设了综合组、会务组、协调组、参观组、宣传组、后勤组、安全保卫组等7个工作小组。二是制定筹备工作方案。明确会议时间、会议议程等内容,并进行组织分工,从各个方面对大会进行全面筹备,任务细化到人,明确责任要求。三是积极筹备。经过10余天的紧张地筹备,目前参观点已高标准进行打造提升,出席参加会议的领导、专家教授、企业已邀请到位,会议各项工作已经就绪,我们将竭尽全力,办好这次会议,为大会提供热情、安全、周到、细致的服务。

  各位朋友们,西峡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闻界广大朋友的关心和厚爱,中国•西峡2015年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及产销见面会的成功召开,更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报道。会议期间,我们将为新闻界的朋友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欢迎大家届时到西峡采访、采风,走走看看。在此,也衷心期望以此作为西峡和中央、省市媒体的联系纽带,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为西峡猕猴桃产业快速发展和建设全市高效生态农业做出贡献。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谢谢大家!

 

媒体提问环节

  主持人:接下来是媒体提问环节。这里向媒体朋友们做个简要提示,由于时间有限,每位媒体朋友只能提出一个问题,提出问题之前请说出所属媒体的名称,谢谢。

  下面,提问开始。

  南都晨报记者:我是南都晨报的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问题是西峡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请问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对当地水源和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二问题是如何鉴别使用膨大素的猕猴桃?

  朱元朝:提问的第一个问题由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由西峡县猕猴桃生产办公室基础科科长魏金成同志来回答。

  西峡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核心区,是全国最大的县级水源区,全县3454平方公里之中,其中3150平方公里属于汇水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1.4%,占河南的40%,占整个丹江口库区的14%。保护环境,优化水源地水质,是我们西峡县委、县政府的一项政治任务。

  猕猴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不仅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确保水源地的水清民富。

  一是保护生态环境。猕猴桃属于多年生落叶灌木,根系发达,蓄水保土能力非常好,枝叶繁茂,既能缓冲雨水对地面击溅,又能减少水分的蒸发,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树体生长期和盛果期长达30年以上,有极强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二是减少面源污染。猕猴桃种植主要通过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发展绿色和有机猕猴桃,可有效控制、减少或不使用化肥,有效减少化肥对土壤、地下水的直接和间接污染。西峡10万亩基地年可减少使用化肥5万吨以上,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确保水源地水质优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三是经济效益突出。全县猕猴桃产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综合效益20亿元,直接参与猕猴桃产业发展建设人员达到8万人,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不少群众亩产达到1万多元,一些果农亩产超过2万元。重点产区农民收入的70%以上来自猕猴桃产业,一大批农民通过种植猕猴桃走上了致富路。同时也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魏金成(西峡县猕猴桃生产办公室基础科科长):

  鉴别猕猴桃有没有使用膨大剂非常简单,一般猕猴桃单果重都在80--130克范围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视为问题果,在购买时就要注意了。另外一个是从外观看,果实发青、畸形。

  南阳晚报:我是南阳晚报的记者,请问西峡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如何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魏金成:猕猴桃产品安全生产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安全食品,一直是西峡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生产中:一是病虫害少。病虫害发生的程度和频率少,在生产与管理中,使用农药的数量与频率也相应要少很多。二是使用生物农药。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大力推广像石硫合剂、生物碱等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三是统一供应。加强猕猴桃生产中化学品采购和使用的监管及督查,在全县设立6处猕猴桃生产资料供应点,集中采购,统一供应,保证质量。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把质量安全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实现“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产品可追溯”的目标,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安全性。西峡获得了“河南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西峡猕猴桃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中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这些荣誉就是对西峡猕猴桃产品安全性的认可与肯定。

  南阳电台:我是南阳电台的记者,请问猕猴桃为什么被称为“水果之王”,以及西峡为什么要推广种植金桃新品种?

  袁云凌(西峡县猕猴桃生产办公室副主任):猕猴桃富含大量Vc,号称“Vc 之冠”、“水果之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长期食用猕猴桃,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防癌、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促进心脏健康、稳定情绪、镇静心情、细腻皮肤、助消化,防止便秘,快速清除并预防体内堆积的有害代谢物等作用。

  金桃品种是西峡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共同选育推广的一个优良猕猴桃品种,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树势健壮,适应性很强,挂果早产量高,单产潜力很大;二是果实美观漂亮,标准长圆柱型,果型整齐度和商品性很高;三是果肉金黄色,口感细腻,酸甜爽口,香气浓郁,业内专家评价,该品种比新西兰黄金果品质更优;四是贮藏时间长,一般冷库贮藏可达到5-6个月,货架期在20天以上,是国内最耐贮藏、货架期最长的品种之一。

  总体来看,金桃是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良品种。目前,西峡通过新建和高接换种等办法,发展金桃猕猴桃面积1.6万亩,已挂果面积5000多亩,今年预期产量5000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大的水果经销商,在今年7月份就下了订单,产品供不应求。下一步我们将它作为主打品种,重点推广,大力发展。欢迎各位朋友到西峡观赏品尝!

  南阳日报社:我是南阳日报社的记者,请问西峡为什么要发展猕猴桃产业?西峡通过发展猕猴桃产业达到什么目的?

  朱元朝:西峡县委、县政府始终围绕“打造中国优质猕猴桃强县”的发展目标,把猕猴桃产业作为振兴西峡农村经济的“一号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持续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明晰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我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核心区,西峡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为县域经济发展根本思路,把猕猴桃这一生态产业做为全县农村的支柱产业,进行持续打造提升。首先,建立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成立县级猕猴桃的领导机构,组建了正科级规格的猕猴桃生产办公室,把每年新发展猕猴桃面积不少于1万亩做为全县必须完成的重点任务纳入目标考评,确保猕猴桃产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其次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组织服务体系。建立了县有技术专家、乡村有技术指导员、户有技术能手的县、乡村、户三级组织服务体系。再次,设立猕猴桃产业发展基金。每年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用于猕猴桃产业发展奖补,县财政对新建基地每亩补贴500元。

  二是发挥独特的资源区位优势。区位优势:西峡位于北纬30°—33°之间,处于世界猕猴桃最适生的纬度线上,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年均降水量878毫米左右,年均无霜期236天,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土壤处于中性或偏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无论地理区位、土壤环境、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均是猕猴桃最理想的适生条件,是专家公认的全球猕猴桃最佳优生区。资源优势:全县猕猴桃资源丰富,野生猕猴桃总面积达40余万亩,集中分布区域面积达15.4万亩,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品种齐全。技术优势:西峡是国内人工栽培猕猴桃最早的地区,大部分群众熟练掌握猕猴桃常规的生产管理技术,成立科研所,实现猕猴桃新品种选育、栽培、贮藏保鲜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县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成立南阳西峡猕猴桃试验站,为西峡猕猴桃产业发展和向更高层次推进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三是认清较好的产业发展前景。猕猴桃基地建成后,前三年可间作低杆作物和中药材等,提高土地附加值。三年后开始挂果,五年进入盛果期,丰产期长达20年以上,亩产量在4000斤以上,亩收入达万元以上,比一般粮食作物高10倍以上,目前,鲜果销售在北京、上海等4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韩国、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深加工形成系列化,并向精加工迈进,产品涉及有果汁、罐头、超微粉等8大系列30多个品种,已经出口到韩国、乌克兰等国家。可以说猕猴桃是一个具有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社会效益多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

  通过发展猕猴桃产业,使我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支柱产业得到进一步明晰,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结构调整方面,2014年,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11.5万亩,挂果面积5万亩,产量4.8万吨,产值5亿元。农民增收方面,从事猕猴桃产业的果农达到8万人,不少群众亩产达到1万多元,一些果农亩产超过2万元,猕猴桃产业成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重点乡镇的农民收入70%以上来自于猕猴桃产业。社会效益方面,猕猴桃的发展,实现了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进而带动商业、服务业、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不仅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而且提升了社会效益,同时也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映象网:我是映象网的记者,互联网+走进南阳以后,各行各业都在搭建自己的互联网平台,请问西峡县是如何与互联网+结合的?

  朱元朝:现在是一个信息的时代,销售的渠道是多方面的。近年来,随着我们西峡猕猴桃产量的逐年增加,产业不断发展,销售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以外,我们也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农商大市场,给各大网站、电商进行对接,在网上销售我们的农产品。同时,我们县还规划建设了电子平台销售园区,投资6000多元,建立了电商平台,吸引各大电商与西峡牵头企业进行合作。从2012年开始,我们有一些企业就已经通过电商进行销售了,许多企业年销售额都在500万元左右。这次产销见面会,我们也邀请电商来参加,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大我们的猕猴桃的销售。

  中新社:我是中新社河南分社的记者,请问朱县长,西峡县野生猕猴桃资源分布面积达40余万亩,其中产量居全国县级之首,那么对这种天然资源的保护,西峡县都做了那些长远的保护措施?确保野生环境不受人为破坏。

  朱元朝:西峡县野生猕猴桃面积比较大,为了保护这种难得野生资源,我们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一是我们规定野生猕猴桃不允许掠夺性采摘;二是不允许抢青,没有成熟不允许采摘,三是我们通过二个渠道,一方面保护,另一方面是发展,发展野生猕猴桃。通过在西峡县荒坡、浅山区,采取人工的种植、垦复等方式,种植猕猴桃。对于荒坡、浅山区种植的猕猴桃,县里不但免费提供种苗,而且对种植户还有奖励。就是通过这种既保护又发展的方式,不断扩大我们西峡野生猕猴桃的面积。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如果还有其他问题,下来可以和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