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南召县实施全域景区化发展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6年06月16日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

  主持人(南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廖涛):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并感谢大家参加南召县实施全域景区化发展新闻发布会,我是南召县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廖涛,今天的发布会由我来主持。

  为进一步加快南召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旅游产业在县域范围的全面布局,全力打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乡风文明、宜业宜居、经济繁荣、文明开放的美丽新南召,自2013年起我县提出、实施“全域景区化”发展战略,2年多来已初见成效。为深入推进南召县“全域景区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叫响“原生南召,远古南召” 旅游品牌,提高南召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次新闻发布会。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发言人有:南召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级干部宋生同志、南召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贾明生、南召县旅游外事局局长柳绘同志。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内容:一是由南召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级干部宋生介绍南召县实施全域景区化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具体做法;二是各位发言人接受媒体朋友的提问。

  首先请南召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级干部宋生介绍南召县实施“全域景区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和进展情况。

  主发布人(南召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级干部宋生):

  尊敬的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今天,在这里举行南召县实施“全域景区化”发展新闻发布会。我谨代表南召县委、县政府向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3年南召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经过充分酝酿和多方论证,提出了全域景区化发展战略。下面,就我县“全域景区化”建设发展情况向各位媒体朋友做简要的介绍:

  一、实施全域景区化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思路和目标

  南召县是深山县和库区重淹没县,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2800平方公里,素有“一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是南阳市重要生态涵养区和水源地保护区,工业发展先天短板,农业耕地面积少,但地理位置独特,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65.7%,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百余座,流域超过100平方公里河流9条,是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三大流域结合之处,是南花北移和北树南迁的物种过渡带,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数量和质量均居南阳市第一、河南省前列,被誉为“自然氧吧”和“天然水缸”。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旅游业增加值在2020年要超过全国GDP的5%,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要求重点扩大6大领域消费,旅游休闲消费位列其中。从国家宏观决策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下全国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的战略选择。从省、市层面而言,近年来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意见密集出台,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指明了发展方向。南召县是南阳市的后花园和重要生态涵养圈,按照建设“美丽河南”、“大美南阳”的发展要求,结合南召“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我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提出“全域景区化”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绿色崛起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南召旅游自2002年起步以来,逐步形成了四大集团进军南召、竞相开发旅游的生动局面。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周边各地旅游业的快速崛起,当前旅游同质化十分严重,比较优势全面削弱。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南召县实施全域景区化发展是创新旅游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实施“旅游强县”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可以说,这是一条切合实际、错位发展的新路径。

  按照“全区域规划、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要求,我们以打造山城、水城、生态休闲县城为中心,围绕主要交通环线布局打造7个主体旅游景区、4个魅力城镇、20个美丽乡村和一大批休闲田园,形成全县“旅游产业一盘棋”、“旅游基础建设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实现景景相连、景城融合、城乡一体,达到全县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的发展思路。

  通过有效整合全域景区化发展资源,优化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培育开发旅游新业态、力争到2020年,全县5A级景区达到1家以上,4A级景区达到5家以上,旅行社达到9家以上,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元,旅游从业人数素质大幅度提升,全县年接待游客达到9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8亿元,实现从传统旅游产业向泛旅游产业嬗变,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成为中原地区知名的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目的地。

  二、实施“全域景区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经过2年多的不懈努力,我们通过资源整合,把分散的资源要素互联、互通、互融起来,集优成势,培育亮点,以景区为核心、以景点为辐射、以节点为纽带,构筑层次分明、互为补充的全域景区格局,带动了南召经济社会长足发展、旅游产业全面升级。

  (一)生态环境日趋好转。以碧水、蓝天、乡村清洁三大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水生态、大气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的综合整治,其中鸭河口水库上游水生态治理工程共拆除网箱养鱼12926箱、拦坝库汊43个,取缔污染养殖企业21家,南召县出境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居全市第一,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年达标率94.5%,居全市第一。

  (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累计整合各类资金21亿元,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等规划文本9个;实施青峰山森林公园、滨河湿地公园、黄鸭河风光带和三级橡胶坝等项目工程36个,建设旅游通道5条60余公里,完成主街道路灯改造18公里,改造滨河公园、三角公园10万余平方米,新增城市湿地面积千余亩;实施星级小城镇创建工程,美化改造乡镇主街道30余公里,云阳、南河店镇被命名为全国重点镇,乔端镇晋升四星级小城镇,白土岗镇、皇后乡晋升三星级小城镇,全县星级城镇覆盖率达到100%,城镇化率达到37.5%。

  (三)景区品质不断提升。年均旅游建设资金投入超过4.5亿元,五朵山、宝天曼景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工程完工,莲花泉转型升级基本完成,莲花泉中医院项目获得批复并开张营业,猿人峡谷漂流、猿人山滑雪滑草项目建成运营,宝天曼至洞街18公里旅游公路即将竣工,猿人山省级森林公园获得省政府批准,莲花泉、五朵山荣获南阳市“十大精品景区”称号。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县共接待游客18.26万人次,门票总收入1000余万元,宾馆入住率平均为96%,实现旅游总收入1亿多元。

  (四)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坚持以线串点带面,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已布局打造4条精品线路,即:县城至宝天曼生态旅游线路,县城至五朵山景区休闲观光线路,县城至云阳田园风光线路,皇后经云阳至太山庙玉兰景观长廊线路,其中县城至宝天曼生态旅游精品示范线路已完工。同时,大力实施农家乐宾馆创建工程,全县新增农家乐宾馆200余家、河南省星级农家乐宾馆20家,全县农家乐宾馆总数达到476家,星级农家乐宾馆63家,形成回龙沟、皇后天桥等农家乐宾馆集群4个,乡村旅游接待能力显著提高。

  (五)休闲田园遍地开花。大力实施精品园区工程,先后投资近30亿元,打造玉兰生态观光园、映山红大桃观光园、碧源莲藕山庄、宝天生态庄园等42个,发展花木专业合作社161家,花木生产专业村40个,辐射带动群众就业致富10余万人,南召玉兰被评为“南阳农业十大品牌”,被授予“神农奖”。

  目前“一城四镇七景遍地园”的全域景区空间格局已初步形成,景景相连、景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已见雏形,重点打造以宝天曼景区为代表的山水风光游、以五朵山和丹霞寺为景区的佛道文化游、以猿人山滑雪场和猿人峡谷漂流景区为代表的休闲体验游、以莲花温泉和莲花养生城为代表的养老养生游。全县已建成五朵山、宝天曼、莲花温泉等知名景区景点11个,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

  三、实施“全域景区化”建设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南召县委、县政府顺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态势,抓住国家重点培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消费增长点的机遇,依托莲花湖、莲花温泉、丹霞寺、猿人山等景区,完善度假、养生、娱乐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养老养生旅游产业。今后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一)以景区为焦点,打造差异化景观。我们继续大力实施旅游开发行动计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持续加大投入,积极支持宝天曼、五朵山、丹霞寺、莲花泉、伏牛山天池旅游景区等深入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改善旅游接待条件,向国家5A级景区冲刺,提升景区品质。

  (二)以城镇为纽带,建设多彩节点。高标准打造云阳、南河店、马市坪、乔端四个集自然生态、文化展示与旅游集散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城镇,发展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镇,形成“一城四极多节点”的城镇旅游服务体系。同时,每个乡镇选取3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具有浓郁乡村品味的旅游节点,在县内主干道路、旅游通道上建设特色各异、免费开放的生态园、观光园,填补景区与景区之间的空白,增强视觉冲击力、心灵震撼力、文化吸引力,满足游客途中观赏、停留、居住的多种需求。

  (三)以“三乡”品牌为依托,叫响乡村旅游。充分发挥“中国玉兰之乡、中国辛夷之乡、中国柞蚕之乡”三个国字号招牌的招引作用,按照“产业支撑、农旅融合”的理念,充分挖掘各地原生态、原生产、原生活的农耕文化、山水资源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产业。规划建设以云阳镇山头、皇后乡皇后、小店乡李村、留山镇下官、城郊乡前庄、马市坪乡南坪村6个高效农业生态旅游综合体,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借力生态农业把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做特做优。

  (四)加强配套建设,完善支撑服务功能。对主要旅游通道、交通沿线可视荒山、田园、村镇和矿山开采区进行美化、绿化、亮化、仿生化打造,丰富全域景区化旅游元素。对集镇主穿街道实施特色化改造,完善特色旅游饭店、民俗文化广场、土特产购物中心、停车区等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继续开展星级农家宾馆创建工作,发展乡村酒店、乡村客栈、星级农家乐(宾馆),引导农家宾馆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五)加大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县里每年整合发改、农办、水利、交通、商务、旅游等部门专项扶持资金1亿元以上,为全域景区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为全域景区化发展单列用地指标,对推进全域景区化发展有利的重大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出台扶持乡村旅游、旅游配套建设、产业融合等优惠政策,为符合政策的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进行以奖代补,建立银企对接制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项目建设“绿色通道”,着力破解土地、规划等瓶颈制约。

  (六)深化宣传营销,扩大市场影响力。全面开展一体化、捆绑式宣传,在四小时辐射圈内各高速出口设立广告宣传牌,在县内主要旅游通道增设旅游标示牌,方便游客入境。丰富南召旅游网站内容,提高点击率,扩大影响力;在周边地市电视台播出我县风光宣传片;利用河南日报、南阳日报等主流媒体以及大河网、南阳网、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宣传南召旅游,叫响“原生山水,远古南召”的旅游品牌。

  各位媒体记者,我县实施全域景区化发展离不开媒体朋友的关心和厚爱,南召县旅游产业的再次腾飞,更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报道。最近,我县正在举办“南召杯”自驾游观光文艺创作大赛,欢迎大家到南召采访采风,也欢迎大家为南召旅游产业发展和全域景区化发展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谢谢大家!


  媒体提问环节:

  主持人:接下来是媒体记者提问环节。这里向媒体朋友们做个简要提示,由于时间有限,每位媒体朋友只能提出一个问题,提出问题之前请说出所属媒体的单位名称,下面提问开始。

  南阳晚报:你好!我是南阳晚报的记者,我有一个问题,近期,南阳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实施意见》,请问,乡村旅游在南召县全域景区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怎样?南召县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柳绘(南召县旅游外事局局长):乡村旅游是南召县全域景区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域景区化建设在农村进行落实的重要抓手。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方面,南召县实行生态农业、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战略。一是规划引领。高标准完成《南召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南召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辅助性规划。二是试点先行。首批确定云阳镇山头村核心区、皇后乡皇后村等6个区域作为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一期)试点进行打造,将石门乡寨沟村、崔庄乡马良村等相关具备发展潜力的节点逐步纳入试点范围予以打造。三是政策支持。整合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培训项目资金,为项目地农民进行花卉苗木种植、旅游服务、烹饪技术等免费培训;设立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专项资金,在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农家宾馆创建等方面实施以奖代补;制定出台试点村精品示范园上档升级实施方案,对按照方案完成上档升级的园区进行物质奖励;实施乡镇政府融资贴息政策和农户苗木花卉产业贷款贴息政策,降低乡镇和企业的融资成本。

  南阳人民广播电台:我是南阳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请问南召县在推进全域景区化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建设持什么样的态度?打算怎样做?

  贾明生(南召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良好的生态是发展之源、发展之基,也是全域景区化发展的根本所在,我们把生态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采取多项措施加强生态建设。一是推行“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两大战略,狠抓退耕还林、中德造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每年完成造林10万亩以上;实施环县城绿化、公园绿化、机关单位绿化、庭院绿化、城镇道路绿化、环库区绿化、交通沿线可视荒山绿化、厂矿区绿化、河滩绿化等生态细胞工程,每年完成植树100万株以上。二是坚持产业兴林与依法治林两手抓。重点抓好辛夷、玉兰、优质核桃等经济林基地建设,推广“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发展林业合作社。出台扶持政策,对经济林、花卉苗圃、业主造林等实施以奖代补,对林下产业、龙头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三是加强矿产开发管理。设立矿产禁采区、开采控制区,对已开采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确保生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南阳日报:各位领导好,我是南阳日报社的记者,全域景区化建设需要与文化要素的融合,请问南召县如何提升文化要素在全域景区化中的灵魂作用的?

  宋生:南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猿人文化、楚长城文化、农耕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城市文化、美食文化、休闲文化等相映成辉。在全域景区化建设中,我们确定了十大文化提升工程。一是以楚长城、南召猿人、猿人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远古文化。二是以五朵山景区、丹霞寺景区为代表的佛、道文化。三是以莲花温泉、莲花养生城为代表的养生养老文化。四是以宝天曼景区为代表的动植物科普文化。五是以真武顶景区、鸭河口水库为代表的山水文化。六是以苗木花卉精品园区为代表的园林文化。七是柞蚕养殖、玉兰培育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八是以石雕艺术为代表的奇石文化。九是以小抗大遗址、曹店遗址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十是以辣子鸡、农家饭为代表的农家美食文化。

  中新社河南分社:我中新社河南分社,南召县实施全化域景区建设,南召存在的面源污染有哪些?南召如何处理面源污染与全区域化景区建设之间的关系,做到科学、健康发展?

  宋生:污染问题一直是我们南召县比较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南召位于鸭河口水库的上游,是鸭河口水库上游的生态涵养区和水源区,南召县委、县政府一直对面源污染和上游企业项目污染都非常重视。刚才在发布词中说了,去年以来,南召县围绕鸭河口水库的周边以及水质,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拆除网箱养鱼12000多箱,关停鸭河口周边的养殖企业200多家,拆除库叉40多个,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护南召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同时为整治农业上的面源污染,包括农作物的施肥、农药污染以及养殖业的污染等,县财政投入6000多万元,采取多种措施,齐头并进,加强管理和治理。因此,保持南召天蓝、水绿、山青是我们义不容词的责任,我们今后将一如既往关注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下大力度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南都晨报:我是南都晨报,我想问的是一城四镇七景遍地园”的全域景区空间格局已经形成,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其中哪些景区是最有希望2016年冲击5A和4A景区的?

  宋生:南召的一城四镇七景,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一城指的县城,打算把南召县城打造成山城、水城和生态旅游城,由县城来辐射和带动南召的全域化景区建设。四镇指的是云阳镇,在县城的东部,一个南河店镇,在县城的南部,另外两个镇是生态旅游大乡镇马市坪和邱庄,这两个乡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也是深山乡镇。七个景区我已经简单说了,主要是猿人山滑雪场和猿人峡谷漂流景区、宝天曼景区、五朵山景区、白河漂流,以及莲花温泉和莲花养生城等,七景主要指南召的主体景区。关于冲击5A景区的景点,就目前来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围绕伏牛天池储水储能电站,加猿人山滑雪场、明朝古寺兴峰寺、马市坪镇的转角石村等,这一块旅游资源是还没有开垦的处女地,是最有希望打造成为5A景区的。

  主持人:记者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