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南阳市中心城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城管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并对记者和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中国网、河南日报、河南电台、南阳日报、南阳电视台等中央、省、市近20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积极借助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筹办工作,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按照一主两副、一带八脉、6个入市口、13条景观道路的总体布局,强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大幅增加市民家门口的“绿色福利”。
改造提升公园游园。按照“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综合功能、月季特色”的原则,相继完成了淯秀游园、汉苑游园等游园建设工程;按照“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改造提升了梅城公园、月季公园等绿化景观;指导四区建成了泮池公园、马武游园、京西游园等8个区级公园游园,止目前,中心城区公园游园共栽植玉兰、七叶树、乌桕等各类乔木近3万株,灌木2万余株,树状月季、大花月季1万株,地被月季1万多平方,铺植其他地被植物1万余平方米,有效增加了城市公共绿地,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
建设林荫绿道。以打造“一河两岸多元、八纵九横一环”600里林荫路系统为目标,相继完成了信臣路、两相东路、迎宾大道、百里奚路、范蠡路等林荫道路建设任务,栽植栾树、乌桕、玉兰等各类乔木8100余株,灌木1.1万余株,树状月季、大花月季1.4万株,地被月季2万多平方米,铺植其他地被植物6万余平方米,共计完成了20.38公里长的道路绿化。配合长江路改造,在新闻中心区域移栽种植700余株樱花,形成了樱花园景观效果。同时,在滨河路种植树状月季300株,大花月季、丰花月季1.5万株。目前,中心城区乔木达33万余株,林荫道路总长210多公里,初步形成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城市美景。
提升白河景观带。今年,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围绕创建4A级景区目标,以月季洲际大会月季景观带提升项目为抓手,以园区精细化管理为基础,全面提升园区景观水平。截止目前,在白玉桥景观节点,栽道牙5080米,浇筑透水混凝土路面7600平方米;种植朴树、马褂木等大型乔木366株,藤本植物2572株,紫竹500株,月季造型42个,地被月季2041平方米,满铺草坪5048平方米,混播冷季型草坪4310平方米;明月轩水榭景观节点,正在紧张施工中;水上运动中心区域,新植500余株乔木,精心打造了玉兰、桂花、海棠、石楠、碧桃等5个片林景观,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林下休憩空间。同时,利用春季植绿补绿的有利时机,按照“疏密有度、色彩搭配”的原则,对湿地公园区域的苗木进行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共移栽种植大叶女贞、香樟、玉兰等乔木94株,山茱萸、紫荆、桂花、红花继木、锦带等花灌木1938株,月季、黄杨、麦冬、金鸡菊等地被植物7012平方米,使园区的绿化景观有了大幅提升。
空间绿化有序推进。目前,中心城区已有209家单位完成屋顶绿化,增加绿化面积达17万余平方米,12家单位正在施工,还有不少单位正在积极筹备中。此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省大气办近期计划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推广我市在屋顶绿化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已完成城区2000多米拆墙透绿工作、公厕绿化20个,桥梁绿化2座。
彰显文化元素。积极开展“文化进园林”活动,在城区白河湿地公园、人民公园、梅城公园、月季公园等公共绿地,一大批富有南阳特色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置石刻诗、地雕、彩绘、楹联、小品等形式,走进群众生活,让市民熏陶浸润于南阳深厚历史之中,既充分享受到“绿色福利”,又能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下一步我市继续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扩大城市绿量,优化绿地布局,推动公园游园、绿廊绿道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绿化建设水平。围绕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建设项目快速推进。抓好公园游园建设,完成申伯公园和百里奚公园立项、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完成新建动物园选址工作等。加快绿廊绿道建设,形成以白河为轴基本贯通150公里的都市型绿道。推进社会绿化工程,继续深化“优美花城”行动,积极开展市花月季种植和赠送活动,开展“最美庭院、最美阳台、最美屋顶、最美社区”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庭院绿化质量和效果;通过举办高水平的荷花展、菊花展等活动,展示园林艺术魅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