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南阳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南阳市环境保护局局长王奇同志。王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南阳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
王奇: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通过本栏目与大家交流,在此,向“在线访谈”节目和长期关注、关心和支持我市环保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谢谢王局长。在今天的节目里,王局长将就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大家进行交流。王局长,2016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了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大家也都深切感受到我们的空气越来越好,周围环境也越来越美,王局长能具体介绍一下2018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是多少?年底能不能完成?
王奇:好的,今年,省定我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要降低至92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要降低至53微克/立方米以下,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要达到227天以上。这个目标任务在去年目标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又平均提高了10%以上,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使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排名位居全省先进行列。
主持人:王局长,能给我们讲讲目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怎样?影响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王奇:止8月7日,我市PM10年均浓度为10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全省排名第2位;PM2.5年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4%,全省排名并列第6位;优良天数125天,同比增加17天,全省排名第2位。连续5个月获省大气环境质量生态补偿资金1127.5万元。但对照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优良天数还差102天,加之冬季重污染天气影响,完成目标任务压力很大,形势严峻。
从往年情况来看,影响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地输入性大气污染,如每年年底12月至次年年初2月份,是外地大气污染物输入最集中的时段,由于受冬季低温静稳天气影响和我市盆地地形限制,污染物易聚难扩散,造成PM10和PM2.5持续居高不下;二是本地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餐饮油烟、焚烧秸秆、焚烧垃圾、工业企业排放等。
主持人:王局长,影响PM2.5浓度不降反升的原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
王奇:今年以来,我市PM2.5浓度不降反升,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气象因素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北方弱冷空气入侵频繁,但强度较低,多数情况无法完全跨越南阳盆地向南迅速扩散,造成南北弱气流在我市境内汇集,造成交替影响,污染团回流、滞留现象严重,同时弱的北部气流到达南阳盆地后,与南方或本地相对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弱降水过程,从而出现高湿天气,造成PM2.5升高;二是从地理条件来看,南阳地形三面环山,弱气流进入我市境内后,受地形影响呈涡旋乱流状,容易形成逆温天气,不利于PM2.5扩散;三是从综合污染因素来看,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对PM2.5的贡献呈加大趋势,约占25.6%,其次是燃煤约占21.4%,工业排放约占19.8%,扬尘约占9.4%;四是从督查情况来看,城区餐饮油烟集中治理推进缓慢,沿街部分饭店油烟净化设施未正常使用,跑烟漏烟现象明显,部分饭店仍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散煤整治不彻底,居民、小摊点、沿街门店燃煤散烧现象屡禁不止;露天烧烤、燃放烟花爆竹时有抬头;建设施工工地扬尘管控不力,“六全”措施和“三员”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渣土、物料运输车辆未覆盖、沿路抛洒,违规上路频次高;物料堆场露天堆放、建筑生活垃圾清理不及时依旧突出;辅道及背街小巷洒水保洁力度不够,积尘明显;汽车维修4S店VOCs治理设施未安装或未正常使用问题普遍。
主持人:面临如此严峻的工作形势,今年我市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如何打?主要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
王奇:我们按照“大气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总体要求,紧盯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这个核心目标,抓牢关键区域,抓好关键时节,“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力推动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开展。
一是制定并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1+8”工作方案(包括城镇供暖、洁净型煤、优化交通、城市清洁行动、老旧车淘汰、油品质量抽检、宣传报道等8个专项方案),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单位,制定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完善了大气污染防治考核问责机制。二是建立工作台账。对涉及大气污染治理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实行清单管理、销号作业,集中力量抓进度、促落实。三是实施调度管理。对大气攻坚战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实施周调度、月总结、季考核,实时掌握最新工作进度。四是建立高规格南阳市大气环境攻坚指挥部微信工作群,将全市各级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业务科长,中心城区22个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省、市督查组长等全部入群,用于重点工作安排、大气质量实时数据共享、分析研判、下达指令、督查问题情况交办、整改落实反馈等,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高效联动和快速反应。五是提高机械清扫水平,组织实施吸尘车、冲洗车、洗扫车、抑尘车“四车联动”规范作业。六是实施“控车、控油”措施,制定了中心城区机动车限号、限行、限高交通管理措施,在市信臣路、北京路、雪枫路、白河大道等路段设置卡点38个,交通提示牌126块,在长江路全段建成禁止重型货车通行限高架,分流重型货车40万余台,查处货车超载315台、违法通行车辆17035台次。七是设立2个联合执法执勤卡点,由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城管局、市环保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中石化、中石油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成联合执法监查组,对入市口重型车辆油品质量、尾气排放情况及车用尿素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抽测,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不合格油品及车用尿素和机动车尾气不达标车辆等违法行为,目前已抽检重型运输车辆3019辆,查处车用尿素不合格车辆857辆。有效减少了PM2.5的生成。八是组建综合执法队。抽调公安、城管、交通、环保、住建等相关部门执法人员联合执法督查,深入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督查,确保站点周边全覆盖、无死角。目前已排查整治各类环境问题1259个,下发督查通报26期、问题交办单80期,对相关责任单位实施财政扣款212万元。全市共下达环境污染行政处罚决定174件,共罚款933.74万元,向公安机关移交行政拘留案件176起,共行政拘留185人,刑事案件10起,拘留33人。共实施责任追究97人,其中处级5人、科级35人、科级以下57人。
主持人:在“控尘”方面我市针对扬尘治理工作都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措施?
王奇:为统筹协调全市扬尘污染防控工作,市政府成立了以马冰副市长为组长,住建委、城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交通、国土、水利、规划、房管、公路、人防、公安等部门为成员的南阳市扬尘污染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委,制订了《南阳市扬尘污染专项治理月行动方案》和《南阳市扬尘污染防控督查行动方案》,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和“三员”管理措施,全面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加强建筑垃圾清运处置监管,加强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加强露天矿山开采扬尘污染防治,组织开展城市清洁行动。
主持人:王局长,请您谈谈今年大气环境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进展情况。
王奇: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目前新建(改造)官网长度9.6公里,新建(改造)热力站数8(座),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0%。
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8家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企业和77家无组织排放治理改造重点企业,已完成9家,开工建设69家。10家特别排放限值改造企业,已完成1家,已开工改造8家,停产治理1家。市中心城区规划区内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拆改任务4台,已完成2台,正在拆改2台。
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方面,制定了中心城区机动车绕行、限号、限行、限高交通管理措施。开展重型车辆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活动,设置机动车尾气联合检测执法卡点,抽查重型车辆3019辆。至六月底,全市境内高速公路、省国道沿线384家加油站已全部推广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车用尿素。自7月1日起全面禁止销售普通柴油和低于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主持人:环保关系到每个人,那么王局长,对于大气污染防治,我们都是如何让群众认识、了解、参与的?
王奇:我们通过省、市级全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我市环境攻坚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在南阳日报设立“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专版和“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周排名”专栏,在南阳电视台开设“环保在行动”专题节目,今年以来共刊播新闻信息480余篇(条)、专题片9期,并组织伴随式采访,联系记者深入一线参与督查过程,拍摄制作督查专题片2次、专题报道13次,对典型违法行为和久督不改的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完善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制度,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2次,向社会公众介绍重污染天气管控情况、机动车限行措施等。同时加强环境舆论正向引导,今年以来共有效处置网络负面舆情约60件。
主持人:好的,王局长。谢谢您今天的解答!通过今天的节目,我们对“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希望全社会都关注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人人都能成为环保的参与者、监督者,支持我们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大气质量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生活更美好。非常感谢王局长,也感谢网友的关注,本次访谈到此结束。
王奇:谢谢网友朋友们,感谢大家对环保工作的支持,谢谢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