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了全市敬老助老工作暨第九个敬老月活动新闻发布会,市老龄委副主任、市民政局局长褚庆义通报了全市敬老助工作开展情况,介绍了全市第九个敬老月相关活动设置情况,并就敬老助老有关政策回答记者提问。
褚庆义局长在通报中介绍,近年来,全市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加剧,截止2017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58.0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5.41%。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20.56万人。全市100周岁以上老人505人。全市区域之间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官庄、宛城区、新野县等地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高,分别达到18.08%、16.75%、16.44%。
一批惠老政策措施得到加强和落实,我市老年优待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一是高龄津贴发放工作得到全面落实。自2016年7月1日起,将全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9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高龄津贴发放范围,按照90-99周岁60元人/月;100周岁及以上300元人/月标准发放高龄津贴。截止2017年底,全市已累计发放高龄津贴1873.05万元,惠及2.95万老年人。二是老年人优待优惠全覆盖。优待优惠内容涉及老年人衣、食、住、行、娱的六大项39小项,优待服务标准全面提升、受益覆盖面更广。目前全市市一级100%落实了60-69周岁老年人半价乘坐公交车,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优待政策,我市部分县区开通公交线路向老年人提供优惠优待;全市景区、场馆首道门票已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免。三是老年优待证实现了电子化办理。四是开展了“送法到基层”活动。开通“绿色诉讼通道”, 建成了以市、县法律援助中心为主导,以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基础,以社团和其他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补充的法律援助体系网络,保证老年人能就地就近获得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五是成立了南阳市关爱留守老人工作协调小组,构建了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针对留守老人存在的实际困难及问题,下发了《南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宛民文〔2018〕70号),建立了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在政策范围内给予临时救助、大病救助,启动慈善救助通道,并发动社会力量进行爱心救助。六是“12349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市、县两级同时启动建立“12349”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全市“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构建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七是“银龄安康工程”得到持续推动。按照全国《关于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纳入了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方位地进行政策宣传,加大推进力度,倡导社会各界充分认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对于缓解社会保障压力,逐步扩大保险覆盖面,形成“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多元化保障体系。
养老服务新政策正在有序推进。8月22日,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宛政办〔2018〕49号) ,决定在全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我市将通过放宽准入条件、规范养老机构投资项目审批报建手续、简化优化养老机构相关审批手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等6项举措,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简化优化养老机构相关审批手续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申请设立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不含养老机构),符合直接登记条件的,可以直接向所在县(区)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经由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2、简化设立养老机构的申请材料。申请人设立养老机构许可时,能够提供服务设施产权证明的,不再要求提供建设单位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工作人员健康证取消后,由二级以上医院体检表代替。3、食品经营实行“先照后证”。养老机构从事餐饮服务活动,应当依法先行取得营业执照等合法主体资格后,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4、简化环境影响评价。对养老机构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分类管理,对环境影响小需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养老机构实施备案管理。5、简化养老服务机构的消防审验手续。利用现有闲置资源(厂房、社区用房、城市经济型酒店、办公用房等)兴办养老机构的,可暂不改交房产性质直接申办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者备案手续,建设单位可以不提供规划性质变更批准文件或规划证明文件意见。6、支持加快完善服务场所的产权登记手续。对于新建养老机构或者利用已有建筑申请设立养老机构涉及办理不动产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要通过“首问负责”“一站式服务”等举措,依法加快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提供高效便捷的不动产登记服务支持申请设立和建设养老机构。
全市第九个敬老月活动开展情况。自2010年起,我市已持续组织开展八届敬老月活动,在历届活动中,全市上下开展文体活动次数2900余场次;慰问老年人21万多人;慰问老年人实物折合金额约1300多万元;表彰敬老先进单位和个人3104人次;开展义诊、家政服务、法律咨询等为老志愿服务9584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老年人社会优待政策措施逐步完善,老龄委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和部门优势充分发挥,全社会老龄化意识增强,老年人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在全市营造了敬老助老爱老尊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今年第九个敬老月活动时间为10月1日至10月31日,活动主题是“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要活动内容主要有六项:一是开展敬老爱老教育活动。10月16日在市中心文化广场举办“2018年南阳市敬老月广场文化活动”并在现场组织老年趣味游戏,设置咨询台,展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老龄成果展”;10月11日、18日、25日先后在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南阳市离退休干部乒乓球战术讨论会”、南阳市离退休干部健身气功交流赛、“新时代 新征程”南阳市离退休干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艺汇演。敬老月期间将在我市人口密集社区开展“幸福健康操”、“翰墨书画情”、“社区老年沙龙”、“长者百家宴”、“重阳节 幸福敲门”等敬老助老活动,老年朋友可以选择离家较近的社区参与互动。二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在敬老月期间,市领导将带队走访慰问高龄和贫困老年人;各县(区)老龄委、市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及有关单位将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老年人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开展慰问活动,为贫困、高龄、失能、留守、空巢、失独老人献爱心、解难事、办实事;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为老年人提供面对面的精神关怀、心理疏导、健康指导、送医送药、信息咨询、情感关怀等服务。三是开展老年维权活动。充分发挥“老年维权示范岗”和“老年优待服务窗口”作用,开展老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使老年人切实享受到优待优惠服务。四是开展岗位敬老活动。五是开展老年人经验传承活动。编录、印制《南阳市敬老楷模、老有所为风采录》,展示我市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六是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帮扶活动。在全市“敬老文明号”中广泛开展“双关爱”活动,将留守老人列为关爱对象,提供爱心捐赠、物质帮扶和精神关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