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2019年春运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清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学刚等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春运工作整体安排部署以及春运期间铁路、民航、公路客运相关信息,同时对媒体记者提出的春运方面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据通报,我市2019年春运将从1月21日开始,3月1日结束,共计40天。据预测,2019年我市春运客运总量将达到310万人次,同比增长在1.4%左右。
通报说,2019年春运期间我市公路客运预计发送旅客1080万人次,平均日投放运力338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市县两级储备了170辆客车作为客运应急运力,其中中心城区50辆,每个县区各10辆。南阳车务段预计将发送旅客94.8万人,同比增加3.9%,其中直通旅客64.2万人,同比增加3.5%,管内旅客30.6万,同比增加13%;节后最高日发送旅客预计将达4.2万人。南阳机场民航整体客运量将增长约12%。
为了方便旅客出行,铁路部门将在春运期间加开11趟临时客车,分别是北京西—成都的K4293次、成都—北京西的K4294次、广州东—洛阳的K4582次、洛阳—广州东的K4581次、北京西—襄阳的3009次、襄阳—北京西的3010次、邓州—北京西的3098次、洛阳—深圳的3171次、深圳—洛阳的3172次、洛阳—广州的3331次、广州—洛阳的3332次。其中,广州东方向的K4581次列车、深圳方向的3171次列车主要供南阳、邓州两地的旅客使用;北京方向的3098次主要供邓州、南阳、南召三地的旅客使用。加上上海南方向的K1108次、北京方向的K184次、郑州方向的T6552次、商丘方向的K8006次、洛阳方向的4732次和4706等始发列车,铁路部门每天有9趟始发列车供南阳市民使用,可满足1.5万人以上的出行需求。此外,铁路部门也将在春运期间恢复3对客流淡季临时停运的列车,分别为武昌—西宁的K624/3次、南昌—西安的K791/2次、榆林—苏州的K1322/1次。
南阳机场春运期间将加班航线、航班及优化航班共计130架次,分别是:南阳=广州加班52架次,南阳=深圳优化32架次,南阳=珠海加班16架次,南阳=上海浦东加班18架次,南阳=南宁加班12架次。南阳=广州加班从1月22日至2月22日,除去除夕至大年初三这几天,每天一班,执飞机型E90,每班座位数100座,加上现有的每天2班的正班,达到了每天3班南阳=广州往返,早中晚各一班。将原有的深圳=南阳=兰州每天一班进行了部分优化,将每周1357四班的深圳=南阳=兰州截短为南阳=深圳执飞,从而增加了我市始发的座位数。新增8个南阳=珠海往返加班,分别为1月26日、29日、31日、2月2日、7日、9日、12日、14日。执飞机型为波音737,座位数每班约180座,目前已经上线开始销售。在广州、深圳加班较为困难的情况下,珠海航班的执飞,将极大的缓解珠三角的出行压力。在需求旺盛的南阳=上海浦东航线上,争取到1月26日-2月3日的加班,加班每天1班,执飞机型E90,加上现有的每周135三班。争取到南阳=南宁加班一共6个往返,分别为2月1日、3日、8日、10日、11日和13日,均为返乡和回程较为集中的日期,执飞机型E90。
通报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春运工作,1月7日,全市召开了专门的春运工作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今年的春运工作,动员全市道路、铁路、民航等职能部门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安全顺利。要求对安全隐患零容忍,实行干部定岗定责,全部分包到位。完善正常客流、高峰客流、突发客流、班次延误等多套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以“双班”协调制避免出现运行空挡。制定详细的雨雪极端天气、大面积延误、非常态旅客接送方案,确保具备处置突发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的能力。维护并新增了一批自助取售票机、乘客座椅、安全设备等设施,准备了若干的旅客疏散车辆,对用电、用水、照明系统、运输载具和重要零部件进行了排查检修,确保各项设施的临战状态良好。
通报说,春运期间我市春运工作职能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市与铁路枢纽相衔接的二级以上客运站候车室24小时开放,确保乘客在客运站不受冻、不挨饿。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设立12328投诉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理乘客投诉,切实维护乘客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