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草庐对》概述

时间:2020年12月24日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

《草庐对》,别称“草庐对策”,作者诸葛亮,创作于东汉末年公元207至208年,出自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是刘备“三顾茅庐”时与诸葛亮的一番对话,题目系后人添加。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青年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离开战乱的家乡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往附荆州牧刘表。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携家人来到南阳,在郡治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卧龙岗开始了“躬耕陇亩”的布衣生活。公元207年,驻军新野(今河南南阳新野县)的汉室后裔刘备在谋士徐庶的建议下,先后三次到南阳卧龙岗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在草庐之内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根基,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兴复汉室’”的战略构想,被后世称作《草庐对》,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构想之一,在政治谋略和战略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成为千古名篇佳作。

原文

《草庐[1]对[2]》

自董卓已来[3],豪杰并起,跨[4]州连郡者不可胜数[5]。曹操比于[6]袁绍,则名微而众寡[7]。然操遂能克[8]绍,以弱为[9]强者[10],非惟[11]天时,抑[12]亦[13]人谋[14]也。今[15]操已拥百万之众,挟[16]天子而令[17]诸侯[18],此[19]诚[20]不可与争锋[21]。孙权据有江东,已历[22]三世[23],国险而民附[24],贤能为[25]之用,此可以为[26]援[27]而不可图[28]也。荆州北据[29]汉、沔,利[30]尽[31]南海,东连[32]吴会,西通[33]巴、蜀,此用武之国[34],而其主不能守,此殆[35]天所以[36]资[37]将军,将军岂有意乎[38]?益州险塞[39],沃野千里,天府之土[40],高祖[41]因[42]之以成帝业。刘璋[43]闇弱[44],张鲁[45]在北,民殷[46]国富而[47]不知存恤[48],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49],信义[50]著[51]于四海,总揽[52]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53],西和诸戎[54],南抚夷越[55],外结好孙权,内[56]修[57]政理[58];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59]将[60]荆州之军以向宛、洛[61],将军身[62]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6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64]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65],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注释

(1)草庐:草屋。

(2)对:应对,对策。

(3)自董卓已来: 自董卓篡权以来。董卓:(?-192年),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权臣,轮氏县尉董君雅的儿子。已来:已,通“以”,表时间。

(4)跨:占据。

(5)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形容数量极多。胜:尽。

(6)比于:同,相比。

(7)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8)克:战胜。

(9)为:以为,变成。

(10)者:的原因。

(11)非惟:不仅。

(12)抑:而且。

(13)亦:也。

(14)谋:筹划。

(15)今:现在。

(16)挟:挟持,控制。

(17)令:号令。

(18)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19)此:这。

(20)诚:的确。

(21)争锋:争强,争胜。

(22)已历:已经经历。

(23)三世:三代皇帝。

(24)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25)为:被。

(26)为:作为。

(27)援:外援。

(28)图:谋取。

(29)据:占据。

(30)利:物资。

(31)尽:全部取得。

(32)连:连接。

(33)通:到达。

(34)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国:地方。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35)殆:大概。

(36)所以:用来。

(37)资:资助,给予。

(38)岂有意乎:可有意思吗?

(39)险塞:险峻的要塞。

(40)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41)高祖: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汉代开国皇帝,字季,沛郡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

(42)因:依靠,凭。

(43)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

(44)闇弱:昏庸懦弱。

(45)张鲁:(?-216年),字公祺。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

(46)殷:兴旺富裕。

(47)而:但是。

(48)存恤:爱抚、爱惜。恤:体恤、体谅。

(49)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的后代,所以称他“帝室之胄”。

(50)信义:信用道义。

(51)著:闻名。

(52)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53)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54)西和诸戎:向西与西南各族和好。

(55)南抚夷越:向南安抚中国南部各族。

(56)内:对内。

(57)修:治理。

(58)政理:政治。

(59)将:将军,将领。

(60)将:率领。

(61)宛、洛:宛,即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东汉时南阳郡的郡治;洛,即洛阳,东汉时都城。这里泛指中原一带。

(62)身:亲自。

(63)川:平野。

(64)箪食壶浆: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65)诚如是:如果真像这样。

译文

自董卓篡权以来,中土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郡、蜀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刘表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成就了帝王业绩。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却不知道爱惜。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和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中原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